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40集课程复讲 |
黄玉妹学长 |
|
1、用君亲师时时观照自己言语行为、起心动念,那就是真正时时亲近仁德,亲近圣贤。那就『无限好,德日进,过日少』。 2、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有提到「狎昵恶少,久必受其累」。所以自己的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,对于这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,我们要敬而远之,好好先修养自己的德行。外在的小人易防,内心的小人难防。所以我们不能再认贼作父,现在要下定决心,决不干这种事。所以「观心为要」,处处观照自己的心有没有不恭敬?有没有贪婪?有没有懒惰?有没有不慈悲?一看到了这个贼,马上修正,绝对不让它继续嚣张。这样就能够把小人真正彻底赶出去。 3、【不力行。但学文。长浮华。成何人。但力行。不学文。任己见。昧理真。】这句话已经点出来,一个人的学问要增长,必须『力行』加『学文』,解行相应。因为你行得愈彻底愈帮助你理解,那你理解得愈深行的就愈到位。而且这个解行,这行是枢纽,当你有所力行,你才会有所感悟。 4、读经是训练定性,而《弟子规》是让他的言语行为能够循规蹈矩。当他循规蹈矩跟这些经典就会暗合道妙。 5、「德不孤,必有邻」,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」,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,所以要学也要教。 6、「勿自暴,勿自弃;圣与贤,可驯致」。我们也要自我期许,常常自我砥砺,要有信心,因为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只要透过我们精进不懈,一定可以契入圣贤的境界。 7、我们在学习圣贤的学问,也要明白为什么要学圣贤?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,所以人生就是要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「明明德」就是让自己本有的本性善良能够彰显开来,当一个人明明德,有智慧了,自然而然可以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所以就可以亲民。 8、孟子说「君子所以异与人者,以其存心也」。君子跟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他的存心,因为「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;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;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」。所以我们时时以仁、以礼、以圣贤教诲存心,绝对会让德行不断提升。所以当我们能够不断用这个存心去面对身旁周遭的人,相信我们的家庭,我们的工作环境,甚至于我们的社会,将会愈来愈和谐、愈来愈团结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